X
X
培训项目
联系我们
电话:0851-83857378
手机:
李老师 18188106030
师老师 18188508831
邮箱:2196524330@qq.com
QQ:2196524330

民族文化
来源::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日期:2017-12-04 10:46:57 阅读:363
一、简介
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,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、苗族、布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彝族、仡佬族、水族、回族、白族、瑶族、壮族、畲族、毛南族、满族、蒙古族、仫佬族、羌族等18个民族。其中苗、布依、侗、彝、仡佬、土家、水、回、壮、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。拥有奇特的民风民俗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。走进贵州,可以感受这片土地上民风的古朴、悍勇、粗犷,可以发现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契合,可以体验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乡土情调。通过感受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架设文化沟通的桥梁,增进直观的文化感知和彼此的文化理解。
贵州又是夜郎过国所在地,历史上夜郎古族有着与巴蜀、大理、滇国、南越的西南诸古族齐名的久远而辉煌的历史。这里有奇特的民族节日,醉人的酒文化,悦目的蜡染、刺绣,动听的铜鼓、芦笙,粗犷的苗、侗舞蹈,奥秘的摊戏、跳神,如痴如醉的跳月、浪哨......说不尽的独特的风土人情,处处反映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民风的悍勇、粗犷、慷慨、诚实、热情、古朴,使人发现一种人间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契合,领略到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乡土情调。
二、课程设置
1、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综论
2、贵州少数民族的源流与文化生态
3、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
4、贵州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现
5、贵州民族文化的时代强音
6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贵州实践
7、民族文化重构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
8、历史记忆、文化传承与传统文化“再地方化”
9、现代化境域中的民族文化忧思
10、传统与现代交错中的民族文化旅游
11、非物质文化的多重续写
12、民族村寨旅游的兴与衰
13、移民的文化传承与调适